激光平台-线上自动报价-激光加工-公益-艺术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与科院同行 | 70张照片为你讲述中科院70载辉煌路

发布时间:2019-11-03 17:10

中国科学院成立70周年



70年前的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

70年来,无数科研人员栉风沐雨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一个个伟大的奇迹


70年后,我们奋斗在新时代

长城脚下,雁栖湖畔

时刻铭记科学之路上前辈的谆谆教诲

不断推进科教融合的探索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现在,就让我们用70张图片

回顾中科院70载辉煌历程

激励我们继续奋发前进




1949年7月18日,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议召开。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致辞时宣布:“不久的将来,我们必须成立为人民所有的科学院,希望大家参与筹划。”由此新中国的国家科学院的筹备工作广为人知。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上图为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颁发中国科学院印信给郭沫若院长的收件。



首任院长郭沫若和中科院领导认为,为了方便以后中科院与大学合作、人才共享,选址要考虑离大学区比较近的地方。海淀区原保福寺乡“中官屯”(后改成中关村)离清华大学和当时的燕大非常近,且有足够的建设空间。中科院“永久院址”最终定在了中关村。图为中关村农田间的中科院院所办公楼。



1951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行政工作会议纪要摘要,首次讨论关于招考研究实习员问题,开启了新中国研究生培养的先河。



1955年6月1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告正式成立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四个学部,选出了各学部的常务委员会。



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出席学部成立大会,会议间隙与参会科学家亲切交谈。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而且制定了我国第一个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走上了国家统一领导的远景规划和近期计划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1958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领导研制的103机第一次完成了程序运行,标志着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北京成立。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



1960年2月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61年9月 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在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功。



1964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在陕西蓝田发现古猿人化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上图为原子弹爆炸现场,下图为身在罗布泊的两弹一星元勋合影。



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三个单位联合,实现了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5年,冯康发表了名为《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论文,这篇论文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中国独立发展“有限元法”的重要里程碑。(图为冯康院士在做讲座)



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实测当量330万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以于敏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中科院人为祖国的氢弹技术贡献了巨大力量。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此卫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卫星工程总体设计和技术抓总。



1975年11月29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1977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文俊及其学生在平面几何定理机器化证明方面取得成功。(图为吴文俊院士学习编程)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邓小平在会上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7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她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



1979年起,由李政道发起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累计选送九百余名物理学人才赴美国高水平大学深造。CUSPEA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物理学家严济慈教授任主席,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家教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及许多物理学家。该项目考试由美方教授命物理考题(美研究生资格考试水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系教授、郭永怀遗孀李佩先生主持英语试题命题。CUSPEA项目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学子首开出国留学大门。



1981年2月 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成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上图为新中国第一位博士马中骐的博士学位证书;下图为新中国首批博士的合影。



1984年起,中科院在全国率先开始试行博士后制度。后得到邓小平的肯定,在全国推广实行。



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联想公司。公司的发展得到了中科院的大力支持,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



1985年春,金属所郭可信研究员领导的研究集体在钛-钒-镍急冷合金中发现具有五次对称的二十面体准晶。这是继铝-锰准晶之后又一个被报道的新准晶,被称为“中国相”。(图为郭可信院士与学生讨论问题)



1986年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二十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为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院士向国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经过邓小平批示,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计划,经过20多年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它不仅是中国高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且也成为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



1986年8月,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1986年12月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在北京密云正式建成运行。它的建立填补了我国在卫星遥感技术这一领域的空白,开创了我国遥感技术和遥感应用的新时代。



1987年2月19日,赵忠贤、陈立泉领导的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研究组,在钇钡铜氧多相氧化物体系中发现了起始转变温度在100开以上,超导中点转变温度为92.8开,零电阻温度为78.2开,在93开时出现对抗磁性的超导样品。(图为第三世界科学院Salam院长向赵忠贤研究员授TWAS奖)



1988年10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内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



1989年4月,位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我国首个专用同步辐射装置建成出光。



1993年,曙光一号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曙光一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用微处理器芯片(88100微处理器)构成的全对称紧耦合共享存储多处理机系统,同年10月通过国家的技术鉴定,认为曙光一号是863高技术计划信息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达到了90年代初同类计算机的国际先进水平。



1994年,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百人计划”,从国内外公开招聘优秀人才。二十几年来,“百人计划”为中国科学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从海外引进的杰出青年人才上千位。



1994年6月3日-8日,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与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同时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全体院士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选举产生了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4人)。



1996年,中国科学院根据西部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研究所的发展,实施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科学院西部地区研究所的竞争力,促进西部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997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功地研制出阿尔法磁谱仪最关键的永磁体系统。在10天的太空试验里,中国永磁体经受住了考验,工作正常。



1997年12月,中国科学院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报送研究报告《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议。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凌晨6点30分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35个单位参与了“神舟”飞船应用系统的研究工作。



1999年7月,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在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注册成功,负责测定全部序列的1%。中国成为该计划的第六个参与国、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2000年4月,我国科学家提前完成了人第3号染色体短臂上3000万个碱基对的工作草图,从而在这一科学丰碑上刻下中国人的名字。

2001年8月,中国科学院牵头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的“完成图”。



2002年,龙芯1号通用CPU研制成功。龙芯1号CPU是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通用 CPU 为核心,由神州龙芯公司拥有知识产权。标志着我国在现代通用微处理器设计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CPU产品的无“芯”的历史,也标志着国产安全服务器 CPU 和通用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产业化的开始。



2004年,《中国植物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全书80卷126册,5000多万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植物学巨著之一。



2009年6月,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顺利通过竣工验收。LAMOST在口径、视场和光纤数目三者结合上超过了所有国际上目前已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大视场多天体光纤光谱巡天计划。其核心关键技术——主动光学技术和4000根光纤定位都属国际首创,主要关键技术也均为国际前沿,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



2009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曾凡一教授课题组,首次利用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从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2009年4月,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向用户开放,上海光源能量居世界第四,是世界上同能区正在建造或设计中性能指标最先进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性能被优化在用途最广泛的X射线能区,科学寿命大于30年,并可开展自由电子激光等下一代光源的研究,它将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



2011年4月,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参与建设的全球首座全超导变电站并网运行。超导变电站的建成是近10年来我国在超导电力技术领域最新、最先进的研究开发成果的集中体现,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获得了近70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个配电级全超导变电站创造了多项世界和中国第一,标志着我国超导电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11年7月21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声学所等参与研制的“蛟龙号”首次深潜圆满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是中国载人深潜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2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该实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测得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的振荡幅度为9.2%,误差为1.7%,无振荡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一。全世界的粒子物理学家通过网络直播得知了这一研究结果。



2012年6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启了“科教融合”新征程。



201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科学院要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2014年8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具体内容,宣布正式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率先行动”计划是中科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率先”要求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而做出的重大举措,是统揽全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



2014年8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始招收本科生,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探索进入新的阶段。



2015年12月17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升空。“悟空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2016年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了电子温度超过5千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是国际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该成果在未来聚变堆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总负责,它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下图为"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兴隆量子通信地面站建立天地链路)



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具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FAST,是世界上已经建造完成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其设计综合体现了我国高技术创新能力。它将在基础研究众多领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学、物质深层次结构和规律等方向提供发现和突破的机遇,也将在日地环境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6月19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突破传统分类的新型费米子——三重简并费米子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为固体材料中电子拓扑态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2017年9月29日,“京沪干线”量子通信骨干网络正式开通。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统一领导,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和合肥,全长2000余公里,并通过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的连接,是实现覆盖全国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京沪干线”将推动量子通信在金融、政务、国防、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建立完整的量子通信产业链和下一代国家主权信息安全生态系统,最终构建基于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量子互联网。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苏州);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推动中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加速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标志着中国在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18年3月,《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丁宝全和赵宇亮研究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颜灏研究组等合作研究成果。该团队在活体内可定点输运药物的纳米机器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纳米机器人在活体(小鼠和猪)血管内稳定工作并高效完成定点药物输运功能。DNA纳米机器人代表了未来人类精准药物设计的全新模式,为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化策略。



2018年8月2日,《自然》杂志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完成了将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天然的16条染色体人工创建为具有完整功能的单条染色体。该项工作表明,天然复杂的生命体系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变简约,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创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





结束语:


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回首中科院七十载风雨路程,我们新时代的科院学子,更要牢记中科院建院时的初心,牢记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科研强国的历史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就让我们一起,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书写中国科学院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科学院,生日快乐!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会  出品

文字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刘睿之

责编 / 崔艺馨

投稿邮箱:ucasxmt@163.com


激光平台-线上自动报价-价格公允-省钱省心-品质保证

祝福唐人-重构激光-人工智能-赋能分享-设计成真-拥抱未来

新用户首次体验享500元优惠!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